春节的时光滴漏刚刚在指尖划过,很多人还在回味着留恋着春节的欢愉气息,节后上班,同事之间聊起最多的话题大概率就是与春节有关的事宜了。
当别人问起春节过得怎么样时,很多人在第一时间想到的答案就那些依然还停留在脑海中的画面感最强的事情了。因为画面感强,所以这些记忆碎片也容易重拾,语言容易组织。当然,与同事朋友手机中拍下的关于春节的精彩视(微信朋友圈也算哦),也是回答的一种方式。
对古人来说,春节的精彩瞬间没有办法用光与影复刻下来,那怎么办?写诗呀,北宋王安石在大年初一写的这首诗,就是画面感很强的文字呈现方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这首《元日》诗,描写了人们欢度佳节的美好图景。全诗短短四句,也展现了很多具有画面感的北宋春节习俗,如燃放烟花爆竹、贴春联(桃符,就是春联的雏形),还有一个画面感极强的场景——“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风把暖意吹进了屠苏酒。也就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这首诗只有四句,如果意犹未尽的话,那再来一首宋词吧,因为以下提及的这首词足足有八句,每一句的画面感都很强,融通八扇屏一样,全景式地再现了活色生香的场景(春节)。
新春贺词,活色生香
宋代有一位叫毛滂的词人,在大年初一的家庭宴会上,他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一边与家人亲切温馨地交谈着。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其乐融融的氛围和觥筹的烛光让词人倍感惬意,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活色生香的《玉楼春·己卯岁元日》,一起走进他的这首洋溢着欢快气息的歌词,领略这首流动着诗情与酒意的新春贺词,一睹全景式的春节场景。原词如下: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毛滂,自号东堂,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主要活跃于北宋中后期文坛,与当时的名士苏轼、苏辙、释参寥、释维琳等皆有文字来往。苏轼对毛滂的文学才能大加赞赏,认为他“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并称赞他的诗文“闲暇自得,清美可口”。
苏轼评价毛滂时用了“清美”这个词,其实就是指毛滂的诗歌语言自然流转、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加上其丰富的想象力,使得其诗往往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感。
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后村千家诗》也选有毛滂的《夏夜》诗。由此可见,毛滂的诗歌在当时及稍后一段时期还是颇具影响力的;清代四库馆臣对他的诗文也有很高的评价:“其诗有风发泉涌之致,颇为豪放不羁;文亦大气磅礴、汪洋恣肆。得二苏之一鳞半甲,在北宋之末要足自成一家,固未可竟置之不议也。”
毛滂有着良好的家学渊源,他在《与曹思勋书》中提到“墨事不可妄以属人”,可见他对文学创作存有十分严谨态度,这也正印证了他对文学事业的推重。
毛滂不仅创作出了大量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而且针对当时的士风、学风、文风,提出了很多富有见地的意见与建议。
毛滂的这首春节作品《玉楼春·己卯岁元日》,也恰如其分地印证了“清美”这一特点。《玉楼春》标题中的小序是“己卯岁元日”,点明这是一首写于元日的作品,而这一年的干支是“己卯”,也就是公元1099年。
这首词虽然只有短短八句,但是每一句意蕴丰富,如果将每一句展开的话,那每一句就是一幅动人心扉的写意画。这样看的话,全词就如同八扇屏一样,全景式地倾情诉说并演绎着活色生香的春情与春景。也可以是这样说,词人毛滂以动人的文字和叙述方式,将924年前的一场宋代春节家庭晚会以直播的方式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开篇句“一年滴尽莲花漏”,大意是说: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漏”是古人用来计时的漏壶,相当于现在的钟表,漏壶用铜做成,也叫铜漏。漏壶中间有小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用以计量时间,简称“漏”。
我国汉语成语中的“铜壶滴漏”“漏尽更深”等词语,说的就是沙漏或者水漏的计时工作原理。“滴尽莲花漏”也就意味着时间的脚步来到了旧年与新年交替的子夜时分了,这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子夜12点,过了十二点,新的一天就开始了。
过春节是一个时间过程,它包含旧年岁末与新年伊始这两个前后衔接的时间段落,所以除夕夜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一时间段落上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辞旧迎新的除夕夜,用来计时的莲花型滴漏也被诗人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在除夕夜围炉夜话的温馨氛围中,在子夜钟声与爆竹的热烈喧嚣中,在祝福与期盼的话语中,时间的刻漏划过戊寅年(1098年),来到了己卯年(1099年)。
第二句“碧井酴酥沉冻酒”,大意是说,年夜饭时刻到了,而屠苏酒占据了年夜饭C位的位置。诗句中的“酴酥”指的就是屠苏酒。
过春节为何要饮屠苏酒?屠苏,是一种酒的名字,古代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泡酒,有的是用好几种药草泡酒,泡好后把它吊在井里,正月初一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由此可见,屠苏酒一定是得过年喝,而且是春节餐桌上的标配,而古代人过年时喝屠苏酒也成了约定成俗的春节文化符号了。
接下来的两句“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词人的视线离开餐桌,他向窗外望去,新春的晨光洒在庭院中的柳枝上,虽然这时候的柳枝还未发芽,天气仍然有些许寒意,但柳枝依然出现了柔和的苗条的身姿,新春的气息已然来到了。
这两句是毛滂的视觉体验,庭院中的柳树浸润在晨光中,虽然已是冬去春来,但天气乍暖还寒,在春日的清晨,春寒料峭的现象尤为明显,所以依然有丝丝寒意萦绕着柳树。
柳枝上的春的气息,是词人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的,而晓寒却无法通过眼睛看出,至于清晨的乍暖还寒,更非视觉所能感知,更多的是一种生活中积累出来的感觉。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生活的积累和阅历的丰富,会让人们具备凭借视觉体验而获得事物整体感知的能力,换句话说,人的眼睛具备了这种通感。
毛滂以极具准确的判断力和如散文一样精致的语言,为人们勾画出了新春时节的天气和物候。
从这两句中不难看出,毛滂在驾驭语言方面具有深厚的功力,精确凝练的用语和灵活多变的句式使他的作品犹如散文一样如风行水上,形成了自然流畅、毫无板滞感的行文风格。
接下来的两句“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说的是丰盛的宴席与欢愉的家庭氛围。很明显,词人的视线也已经从窗外又回到了餐桌。佳人手捧酒樽,频频劝酒,词人怡情尽兴,酒醉微醺。
这一次,酒樽里的酒已不是屠苏酒,而是换上了新酒——柏酒和椒酒。饮酒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排忧解闷。宾朋聚会、节日宴会、一杯酒则可以增进感情,增加娱乐的兴趣,那么在喜庆的日子里就更需要饮酒作乐了。
宋代经济发展空前繁荣,酒品消费也相应提升了很多,官方也从中获取了丰厚的酒税,所以朝廷对酒类消费持鼓励态度,于是饮酒之风大行于世,宋代文献《清波杂志》中生动地记载:“今祭祀、宴飨、馈遗,非酒不行。”
宋代酒业的发展和酒文化的繁荣,为诗酒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前提。在宋代,名酒不断涌现,很多宋代文人在笔记中都记载了当时名酒甚至还有酒的酿造方法。
根据苏轼《酒经》,朱翼中《北山酒经》,李保《续北山酒经》,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周密《武林旧事》等两宋传世文献统计,当时的名酒有七十多种,其中就包括黄藤酒、洞庭春色酒、扶头酒、花露酒、绿蚁酒等品牌酒。
这些名酒不仅是酒宴歌舞等文化交流活动中的首选,而且也出现在诗词文学作品中。如陆游《钗头凤》中的“红酥手,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提及的美酒就是黄藤酒,再如女词人李清照《念奴娇·纯情》中的“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就提到了扶头酒。
此外,纯粮酒、果酒、配制酒、药酒等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酒类品种丰富;从产地上看,酒类出产遍及等地,且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有宋一代,饮酒场地、饮酒场合、饮酒方式、饮酒习俗、饮酒时日、酒令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在宋代立春、除夕、元旦这三个格外隆重的节日里,就是必不可少的一样点缀,然见于立春、除夕、元旦词中之酒品,则唯椒酒、柏酒、屠苏酒、羊羔儿酒、黄柑酒等五种而已。
宋词中,立春、除夕、元旦三节饮椒柏酒的词句随处可见,如:仲殊笔下的“椒觞献寿瑶觞满。彩幡儿、轻轻剪”;吴则礼《满庭芳·立春》中的“又喜椒觞到手,寳胜里、仍剪金花”;吴文英笔下的“椒杯香干醉醒,怕西窗、人散后”,都是明证。
至于立春、除夕、元日为何一定要饮椒柏酒呢?原来人们认为这两种酒有保健作用,适量饮用还会延年益寿,这就是宋代人在春节饮椒酒、柏酒的主要原因,这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所以毛滂在词中写的“佳人重劝千长寿”,词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最后两句“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词人视美酒如自己,在新春的第一天,有美酒陪伴,他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有解愁忘忧的一面,然而酒也还有娱情助兴的功效,这或许正是酒的神奇之处。宋代酒文化的繁荣,在毛滂的诗歌中,也可见一斑,毛滂不但喜欢饮酒,而且还很善饮,苏辙就曾赞其“酒肠天与浑无敌”。
毛滂的诗词中,有很多饮酒酬唱之作,还有各种各样的对酒的美称,如春瀑、秋泉、葡萄碧等美称。
除这首元日词《玉楼春》外,毛滂的诗词中还有不少欢宴畅饮的记载,如:新年斗酒亦径醉,道旧欢然能五六;已遣小蛮歌送酒,故教乱插竹皮冠;黄堂烂绣筵,春瓮融玉汁。银台三见跋,醉眼梦欲入。
酒不仅能解愁助兴,而且和茶一样还是朋友之间相互赠送以增进友谊的载体。他收到朋友的美酒时,写下了“刘郎曾寄洞庭春,小暖西湖十日贫”;得到美酒,他也会与朋友一起分享:“南岳夫人绿酒春,近来未及玉膏醇。穆生不许聊须强,他日瀛洲是故人。”
在毛滂诗歌中,酒不但能解忧、助兴、传情,而且还能使诗人跨越时空的阻隔,与古人神游。在半醉半醒之中,毛滂似乎还可以同自己所仰慕的古人对话:“近缘嗜酒识圣贤,已付长酣无可否。”
而当没有酒或酒不够美时,他会感叹:“独负东篱意,年来漉酒干”。由此可见,酒几乎成了毛滂追慕古人的一种载体。
虽然毛滂如此喜爱酒,但他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酒徒。在他的诗歌中,更多的是感受到他在饮酒过程所追求的人生雅化的一面,而且他的酒词往往寄托着怀古抒情的情味,酒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词人与古人对话的传媒与中介。
诗词小话
苏轼曾说“诗酒趁年华”,而在毛滂的诗歌中,诗与酒也存在着这样一种微妙且交融的关系,两者往往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诗与酒的联袂几乎成了毛滂一生的精神寄托,他在寄给苏轼的一首诗中曾写道:“离骚幸相逢,浊酒聊自宽”,词人以洒脱不羁的口吻道出了诗与酒的关系。
毛滂的一生是诗意的,有时诗也可以代替酒,一次他在朋友家看到兰花绽放,动情之下写下了“离骚久相从,浊酒不待赊”的诗句,这真可谓酒意促诗情,诗情化酒意,诗情酒意的人生共同构筑了毛滂丰富多彩的文学天地和诗意栖居地。
毛滂的诗词中写到了很多酒名,他也创作了大量的饮酒诗和劝酒诗,这些珍贵的诗歌是宋代诗酒文化的真实写照。可以这样说,毛滂的诗词,是在宋代诗酒文化的浸染下创作出来的,体现了宋代繁盛的诗酒文化。同时,毛滂的创作又反过来丰富和发展了宋代诗酒文化的内涵。
仓储物流“成渝圈”如何乘势而上? 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被惠及的显...
两件西周青铜簋时隔三千年成功配对 考古工作者介绍,这个铜簋的盖、身分别时隔40余年出土,纹饰...
“医保砍价”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晁星 “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购物成瘾”真的是一种病 刘艳 牛雅娟 本周日即将迎来“双十二”促销季,很多人又开始摩拳...
因迷恋山间风景,一男子在甘孜州稻城县海拔4000多米的无人区迷失方向,随后与同伴失联。12月的稻城...
嫌疑人DNA信息比中后,成都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处DNA实验室民警白小刚一下坐在凳子上,恍惚迟疑间...
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新书发布 新华社南京12月7日电(记者邱冰清、蒋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电影《亲爱的》里面没有的结局,在我眼前“上映” 12月6日,在深圳市...
冥想?泡脚?不如听听助眠音乐 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成为最贴合都市人群的“睡眠画像”。随...
养老话题 老年教育面临缺口 “终身教育”潜力无限 【现实挑战】“新老年”群体愿意在培养兴...
孙海洋被拐14年儿子如何找到的? 警方侦办另一宗拐骗儿童案时发现线索,通过人像比对、DNA确认找...
北京天文馆、圆明园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12月6日,北京天文馆发布通知称,12月8日起试行对未成...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 连续7年保持在1 3万亿斤以上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
斑块软的很危险 硬的就无碍? 血管里的“垃圾”分类 赶快学起来!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大幅降价 聚焦医保谈判背后脊髓性肌萎缩症家庭 医保目录公布那天 好多家长都...
抖音“窗花剪剪”遭抄袭 被判获赔20万元 法院认为“窗花剪剪”的这种表达方式理应受到《著作权...
公安机关近日侦破3起拐卖儿童案件 失散十几年 3组家庭终于团圆了 北京青年报记者12月6日从公...
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发布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
北京天文馆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北京天文馆对票价免费及优惠政策作出调整:1...
2021北京百个网红打卡地发布 本报讯(记者 李洋)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昨晚正式发布。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