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游中,探索更大的世界
这个暑假,你是选择走进植物园、海洋馆,与昆虫、花卉、游鱼为伴,还是跟着老师走进博物馆,聆听历史与星空的奥秘?是在一场文化之旅中感受时光的脉动,还是行走在乡野之间锤炼生活技能?
(相关资料图)
暑期过半,研学旅游市场依然火热。家长们带着孩子走向祖国大好河山,在各式各样别开生面的研学旅程中,收获不同于书本的知识与感悟。这个夏日,旅游市场迎来“最火暑期档”,研学游更是成为热门之选。迅速增长的需求,考验着文旅行业的应对能力,如何进一步优化服务、规范市场,满足大众对高质量研学产品的需求,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
需求高涨,研学游市场“水涨船高”
近日,四川成都的一位家长周玲在网络上晒出了孩子的暑假安排——“丝绸之路”敦煌亲子游学为期5天,丛林探险户外营为期4天,加上其他旅游和学习安排,两个月的暑假格外充实。“今年暑假的研学活动让人目不暇接,她的同学们也都参加了各种研学旅行,我们报了两个孩子感兴趣的,希望能不留遗憾。”周玲说。
今年暑假,北京的研学旅行也格外火热,记者探访北京各个文博场馆、知名高校,总能见到一群群统一着装、背着小书包的中小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满怀兴奋与期待,感受不同主题研学旅程带来的乐趣。
“仰望星空,我们深感宇宙的浩瀚与自身的渺小。”在北京天文馆,几名学生参加了为期3天的“走进星空”研学活动。“我们这个研学活动很火爆,今年已经举办过14期,每期都满员。”“走进星空”研学负责人魏泽新告诉记者,在这里,不仅能听到专业人员的天文科普讲解,学生们还可以实地观测,在太阳观测站接触前沿太阳观测技术,用日珥镜观测太阳,在基地做天文手工、观看陨石标本,晚上还可以在黄花城水长城观测星空。
“我们没有过多乏味的理论讲解,而是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在‘玩中学,学中思’,激活他们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也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学会团队协作、培养意志品质。”魏泽新说。
作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个暑期出游高峰,人们出游意愿高涨。在我国多项政策支持研学旅行、义务教育“双减”的背景下,父母的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改变。暑假期间,让孩子“出门看世界”代替了补习班、兴趣班,研学旅游市场“水涨船高”。
2023年7月以来,同程旅行平台“研学”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03%。根据携程平台提供的数据,暑期预订游学、研学产品的人次同比增长近1倍,研学产品预订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北京游学、研学产品报名人次相较疫前增长198%。
“目前,北京、西安、陕西、甘肃方向的研学游热度较高。从用户咨询情况来看,关注研学类产品的家长更注重深度研学,比如课程更系统化的夏令营。” 途牛华东产品负责人蔡淼告诉记者,“家长比较看重的产品,既要有对孩子动手能力、独立性的培养,又要有结合景区特色的专业讲解和学习内容。”
寓教于乐,研学产品更加注重创新实践
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不少机构在假期推出了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研学产品,不仅将自身特色资源融入研学课程中,还更加注重实践、互动和创新,真正让孩子们“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暑假,安徽博物院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研学需求,推出江畔“铜”话、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小讲解员夏令营等主题多元的假期特色研学活动;在敦煌莫高里工匠村,研学的学生们在参观古代匠师纪念馆后,亲自体验泥塑制作、陶艺制作、壁画临摹,感受多元的敦煌艺术文化。
“老师把蜂巢放入仪器,让每个同学转动把手五圈,鲜美的蜂蜜流了出来,我们再次品尝蜂蜜,这次的味道更加甜了,因为这是我们自己榨出来的。”北京育翔小学学生孙晟沐在参加了农业研究基地的蜂蜜探索主题研学后,讲述了自己的感受。
“这是我们推出的‘一起发现’系列研学的热门活动之一。”北京承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研学负责人庞亚男告诉记者,公司多年来运营《少年科学画报》等期刊,积累了大量专家力量,面对读者的需求,今年推出的“一起发现”品牌共推出研学路线70余条,暑假期间累计开展活动近30场,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我们始终注重主题多元、形式多样、寓教于乐,以‘寻找、观察、记录’的科学探究方式激发孩子们自身的学习热情。”庞亚男向记者介绍,在小小期刊编辑体验营中,孩子们走进编辑部,参加期刊选题会,在印厂动手拓印;在夜探系列中,近距离观察鸟类、昆虫、鱼类、爬行动物,体验户外探索的神奇魅力;在南岭自然保护区,探索仅对科学团队开放的保护区,接触珍稀动植物,学习科学观察记录方法和拍摄技巧……
夏日的乡村,星空蝉鸣,草木繁盛。不少家长选择带孩子走进乡村研学,参与农事活动,学习生活技能。“同学们看,这样一个胡基就做好了!”在陕西白马滩镇“印象圪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草木灰撒入胡基模具,填入湿土,体验制作这种最原始的建房材料的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研学内容应如何加强实践与互动、达到寓教于乐效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崔莉认为,应针对不同年龄客群的消费偏好,细化研学旅游产品、课程内容,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知行合一’是研学旅行的重要功能,相关研学机构合理匹配文化、旅游、自然教育、互动娱乐等研学内容,合理设置研学时长,让孩子们在放松的节奏中感受文化与自然的力量,才能让旅行与教育深度融合。”
补齐短板,推动研学旅游规范健康发展
市场空前火热的同时,相关问题也随之出现。有部分家长反映,花了比普通跟团游更高的价格报了研学游,研学内容却“货不对板”。
江苏的张女士给在上初二的孩子报了5000多元的北京研学游,但最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三天的行程下来,景区游玩占了一大半,本来应该有的清华、北大名校参访却因为没有提前预约到而改成了景山公园游览,我们本来认为研学单位应该能保证预约的呢。”
张先生给孩子报的4天徽州行的研学产品价格在3000元左右,他反映,所谓的专业老师讲解实际上非常粗糙,和导游词没太大区别,但价格却比同样4天的跟团游贵了一倍。
面对价格高昂的研学产品,为何家长仍愿意买单?专家分析,很多家长望子成龙、“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使其为孩子花钱十分“慷慨”,部分经营者抓住家长这一心理,定价虚高,但由于缺乏专业力量,提供的服务并不能达到相应标准。
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研学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补齐短板,推动研学旅游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是社会的共同期待。
“部分研学行程‘游’多于‘学’,主要是其研学课程体系不完善、缺乏课程研发、研学导师不专业等原因。专业研学的成本相对较高,但有些机构并没有足够的资源,是目前研学旅游发展尚不成熟的体现。”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李柏文指出,“研学线路应在研学基地保持一定的居留时间,以确保研学质量。控制好学与游的比例,既不让游客丧失兴趣,也不能成为‘打卡式旅游’,让游客没有知识获得感和成长感。”
李柏文建议,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专家和教育专家的专业优势,推动教育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对研学导师的专业化培训,以及对研学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规范研学旅游机构的经营行为。
“针对研学旅游产品价格偏高和服务品质下降等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游客出行安全和权益。”崔莉指出,在导师资质培养方面,需要旅游教育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发力,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高研学导师待遇。此外,还要加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和强化标准,加强研学旅游产品和内容的专业化、精细化。同时扶持和培育一批优质研学服务机构,发挥政府部门的协同监管作用,为研学旅行安全开展保驾护航。
(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通讯员 张馨月)
标签:
仓储物流“成渝圈”如何乘势而上? 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被惠及的显...
两件西周青铜簋时隔三千年成功配对 考古工作者介绍,这个铜簋的盖、身分别时隔40余年出土,纹饰...
“医保砍价”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晁星 “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购物成瘾”真的是一种病 刘艳 牛雅娟 本周日即将迎来“双十二”促销季,很多人又开始摩拳...
因迷恋山间风景,一男子在甘孜州稻城县海拔4000多米的无人区迷失方向,随后与同伴失联。12月的稻城...
嫌疑人DNA信息比中后,成都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处DNA实验室民警白小刚一下坐在凳子上,恍惚迟疑间...
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新书发布 新华社南京12月7日电(记者邱冰清、蒋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电影《亲爱的》里面没有的结局,在我眼前“上映” 12月6日,在深圳市...
冥想?泡脚?不如听听助眠音乐 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成为最贴合都市人群的“睡眠画像”。随...
养老话题 老年教育面临缺口 “终身教育”潜力无限 【现实挑战】“新老年”群体愿意在培养兴...
孙海洋被拐14年儿子如何找到的? 警方侦办另一宗拐骗儿童案时发现线索,通过人像比对、DNA确认找...
北京天文馆、圆明园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12月6日,北京天文馆发布通知称,12月8日起试行对未成...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 连续7年保持在1 3万亿斤以上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
斑块软的很危险 硬的就无碍? 血管里的“垃圾”分类 赶快学起来!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大幅降价 聚焦医保谈判背后脊髓性肌萎缩症家庭 医保目录公布那天 好多家长都...
抖音“窗花剪剪”遭抄袭 被判获赔20万元 法院认为“窗花剪剪”的这种表达方式理应受到《著作权...
公安机关近日侦破3起拐卖儿童案件 失散十几年 3组家庭终于团圆了 北京青年报记者12月6日从公...
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发布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
北京天文馆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北京天文馆对票价免费及优惠政策作出调整:1...
2021北京百个网红打卡地发布 本报讯(记者 李洋)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昨晚正式发布。自然...